This product is being optimized, it may not display correctly.

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歎息橋+貢多拉遊船之旅一日遊

開放時間全年 週一-週六 09:30-17:15開放;全年 週日 14:00-17:15開放,“戒律”節從 14 點開始至 17 點 15 點介紹位於聖馬可廣場,與總督宮毗連的聖馬可大教堂建於828年,因火災在11世紀重建,起初衹是用來安放聖馬可的遺骸,其後用來收藏東征時期從各國掠奪回來的寶物。它曾是中世紀歐洲較大的教堂,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建築風格聖馬可大教堂以拜占庭風格為主,揉合了從羅馬式到文藝復興式的各種建築和裝飾風格,正面有五座菱拱形的羅馬式大門,頂部立有東方式與哥德式尖塔及各種大理石塑像、浮雕對花形圖案,巨大的圓頂和燦爛的鑲嵌畫是它突出的特點。 教堂由五個巨大的圓頂主廳和兩個迴廊式的前廳所組成,形成一個巨型的希臘十字架。五座圓頂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與聖馬可教堂齊名的拜占庭風格的建築。教堂前矗立的三根旗桿是有其意義,代表威尼斯國威鼎盛時所擁有Cyprus、Crete和Morea三個島嶼,是該城輝煌歷史的見證。 教堂正中頂部有一座手持《馬可福音》的聖馬可像,下方有象徵聖馬可的飛獅。開放時間全年 全天開放,具體營業狀態以當天開放情況為準介紹聖馬可廣場在歐洲的城市廣場中是獨具特色的,座落在市中心,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喧鬧,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作為威尼斯的地標,它受到遊客、攝影師甚至鴿子們的青睞。聖馬可廣場在歷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節慶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機構的所在地,自19世紀以來就是大主教的駐地,它同時也是許多威尼斯節慶選擇的舉辦地。風格佈局200多年過去了,這個位於大運河邊上的梯形廣場,魅力依然不減。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從元旦到狂歡節再到聖誕節,威尼斯人在聖馬可廣場舉辦大大小小的節日盛會,即使在平常的日子,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也奔向這個廣場。廣場邊上擁有一圈精美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聖馬可大教堂、造幣廠、總督宮位於廣場的東側,南側是鐘樓及新、舊議會大樓,登上鐘樓可以俯瞰整個廣場全景。西面是科雷爾博物館,背面則是一排精品店,出售金飾、玻璃、服飾、家居裝飾等等,店面不大,但是櫥窗設計很是奪人眼球。廣場風景總督宮與河對岸的威尼斯監獄之間隔着的是歎息橋,廣場與大運河之間隔着的是聖馬可小廣場,那裡可見的是佇立在河岸的兩個高高的圓柱,一個的頂端則立着展翅欲飛的聖馬可獅子雕像。另一個圓柱的頂端立着有鱷魚相伴的神聖的聖蒂奧多雷的雕像,兩者都是威尼斯的守護神。白天的廣場人潮湧動,到處都是一羣羣的觀光客,大羣的鴿子在廣場上飛來飛去。如果想喂鴿子可以自己買餅乾去喂。遇到黑人給的喂鴿子玉米千萬別接,一小把米10歐,收下就管你要錢,不過白人一般都衹給2-5歐,在意大利看到亞洲人都會收貴一些。你可以選擇漫步在廣場上,當然走累了還可以選一個露天的咖啡館座位坐下來休息一下。雖然廣場上的餐館和咖啡館價格非常高,但你並不會介意,因為你可以在這裏多停留一會兒,讓自己的眼球盡享建築藝術的盛宴。尖頂教堂、拜占庭式的圓頂教堂、馬賽克壁畫、大理石雕刻,還有隔壁那座粉白色調、氣質優雅的總督宮都不可錯過。另外,廣場上還有很多街頭藝人和流動的小攤販,出售一些當地的紀念品,價格在3-10歐元不等,有喜歡的可以買一些當作紀念。與此同時,夜晚的廣場景色也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在晚上七點半左右造訪聖馬可廣場,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廣場周邊一圈建築裏的每個拱門內,都亮起散發著金黃色光芒的燈,將原本白色石麪的教堂照得通體金黃,整個廣場就籠罩在一片金碧輝煌中。有些餐廳還有自己的露天演奏Live Show,來此觀賞一場免費的演出也是一件樂事呀。開放時間全年 09:30-21:15開放,如遇惡劣天氣(大霧、強風、嚴寒),鐘樓將關閉,具體營業時間以官網發佈情況為準。介紹 聖馬可鐘樓隸屬於聖馬可大教堂,作為這座瀉湖上都市的燈塔,鐘樓長久以來被威尼斯人視為威尼斯不可爭議的地標建築,它在威尼斯的地位更甚於聖馬可大教堂本身。可以搭乘電梯登上樓頂俯瞰城市風光,甚至還能張望到西北方向美麗的阿爾卑斯山。聖馬可鐘樓的前身是一座9世紀建立的瞭望塔,後轉建為鐘樓。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聖馬可鐘樓多次遭遇破壞,經歷了數次重建和翻修。如今這裏成為了世界各國遊客遊覽的勝地,站在聖馬可廣場上可以與鐘樓合影留念。聖馬可鐘樓高98.6米,磚紅色的外觀,構造簡單,下半部是由磚塊構成的巨大柱狀建築,每邊長12米,高50米。上方則為拱形鐘樓,之前曾共放置了5座鐘。這5座鐘都有着獨特的功用,三點半鐘(Mezza Terza)宣告參議院召開會議、午鍾(Nona)預示正午到來、工人鍾(Marangona)標誌工作日的開始和結束,馬蹄鍾(Trottiera)召集眾議院(Maggior Consiglio)成員參加議會。在過去,鐘樓的鐘聲會響徹全威尼斯,而現在這裏衹剩下了工人鍾。拱形鐘樓的上方是方形建築,外牆分別由獅子與威尼斯的正義女性象所粧飾。另外,鐘樓的上方是金字塔狀的尖塔,而上則放置了一個木天使像外加一個風向標。為防止日曬和雨水腐蝕,整座雕像都是用鍍金的薄銅片包裹着的。開放時間11/1-3/31 09:00-18:00開放;04/01-04/30 09:00-19:00開放;05/01-09/30 週一-週四, 週日 09:00-19:00開放;05/01-09/30 週五-週六 09:00-23:00開放;10/01-10/31 09:00-19:00開放,特別晚間開幕 2024年5月1日至9月30日,每週五和週六 開放至晚上11點(最後入場時間晚上10點)。 7 月 20 日星期六,救贖主盛宴:晚上 7 點關閉(最後入場時間為下午 6 點) 特殊時間變更請參考官網訊息。介紹建於九世紀的總督府是昔日總督道奇的宅邸,同時擁有立法、行政、司法等機關,是威尼斯共和國的權力中樞。總督府初衹是一座拜占庭式的防禦性城堡,建立時的巨資花費展現出威尼斯共和國當時的權勢與財富。建築風格目前的建築主要建造於1309年到1424年期間。1574年,總督府遭遇火災,嚴重受損。儘管當時的設計師提交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設計,然而隨後的重建工作卻延續了原來的哥特式風格。不過也有一些古典主義的特點,比如自16世紀修建得歎息橋,總督府就是通過這座橋樑連接到監獄的。如今,總督府已成為一座博物館,遊客可以欣賞到丁託列託和委羅內塞描繪的威尼斯的繪畫作品。內部結構呈ㄇ字型的總督府共分三層,面臨廣場和碼頭的兩邊是其主要牆面。以白色和玫瑰色大理石拼成幾何圖案,將實體的牆安置在三樓,上緣有哥特式火焰型小尖塔穿插其間的A字形花邊。二樓是綴以四葉飾雕刻的哥特式尖拱形涼廊,下層的哥特式拱廊是用圓柱撐起二樓的兩道拱。這不僅巧妙地打破了傳統哥特式的設計,顛覆了傳統建築原則來克服上重下輕的問題,保留原有的拜占庭概念並融合哥特式設計,成為輕盈纖巧的威尼斯哥特式建築傑作。從位於斯拉夫人堤岸的售票入口買票入場,票子後面有一張簡易地圖,標識着總督宮、聖馬可大教堂與旁邊的工藝博物館的位置。工藝博物館裏展出了許多總督宮的原件雕飾。館內展示入場後,首先來到中庭,其特點為文藝復興風格的大理石雕飾,在這裏可以看到毗連的聖馬可大教堂的“洋葱頭”穹頂,上面有時鐘造型的大理石立面。庭院三面迴廊的一樓為文藝復興式的規律圓拱門,二樓則為哥特式尖拱門,與總督宮正面外觀都是哥特式尖形拱門有所不同。二樓長廊上有數個獅頭造型的抓耙子信箱獅子口,是用來收受匿名檢舉信件,民眾衹要把信投入獅子的嘴即可。當時威尼斯政府鼓勵告密並且保護舉報人,在信箱特地設定了三個鎖,必需由擁有三把鑰匙的三個人才打得開。另外,站在二樓長廊的空中陽台上,可以眺望聖馬可廣場和瀉湖。庭院裏有8座古希臘時期的雕像。院內的地上有兩口雕刻細膩的青銅蓄水井,是16世紀被認為威尼斯精美的作品。這水井能從外面的水道吸水至中庭儲存,在過去可是全威尼斯質量好的水,每天有很多販子跑來總督府取水,然後帶着這些井水到較遠的地區去販賣。接着來到了參觀路線的正式起點——黃金階梯,由此進入總督府的內部。在黃金階梯拱門的入口處,左邊是大力士赫爾克里士斬除蛇妖,右邊是擎天神阿特拉斯扛着地球,它們分別在入口處的二側石柱上方,用以代表威尼斯強權的象徵。建於16世紀的黃金階梯早期衹有貴族及重要賓客才能登此梯進入宮殿內部。階梯可以説是金碧輝煌,頂上的天花板雕刻,其實是以石膏定形後再貼上一層金箔裝飾而成。順着黃金階梯直達總督府三樓,這裏的每間廳室都極盡華美,從天花板到四周的牆壁,處處是富麗堂皇的裝飾。不過根據這裏的規定二樓以上就不準拍照了。總督府主要廳室有地圖廳、四門廳、會議廳、十人廳、元老廳和大會議廳等。地圖廳的牆上裝飾着世界地圖,裏面還保存着兩個巨大的地球儀。大會議廳內有丁託列託的巨型壁畫《天堂》,取材於但丁的《神曲》,畫中有700多個人物,被喻為世界大的油畫。參觀完各種廳之後,走到展示各式兵器槍炮、彈葯鎧甲的軍械庫,其內保存了十字軍東征武器、根據達文西設計仿製的第一把機關槍及令人怵目驚心的貞操帶。接着走道變得昏暗,你將來到設在總督宮地下室的牢房。當時的牢房數量不夠,於是在宮殿旁邊另建座新監獄,成為歷史上早以監禁犯人為目的的獨立建築,另又興建了連結兩處的歎息橋。開放時間全年 週一-週四, 週日 09:00-19:00開放;全年 週五-週六 09:00-23:00開放,具體營業狀態以當天開放情況為準。介紹歎息橋是位於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是威尼斯很出名的橋樑之一。這是座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衹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死囚在行刑前通過此橋,在此感歎即將結束的人生,因而得名“歎息橋”。現在的歎息橋,因電影《情定日落橋》而一掃其陰霾不祥的氣息,你也可以管它叫“日落橋”。它就是影片中那座讓亡命天涯的男女主人公於日落時分互許終身的橋。開放時間全年 全天開放,具體開放時間以景區現場公示為準。介紹在威尼斯400多座橋中,除了歎息橋之外,里亞託橋很是有名。它位於威尼斯S型大運河幾乎正當中的位置,建於13世紀,原本為一座木橋,之後改為大理石橋。里亞託橋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橋中間是一個造型優美的亭閣,橋身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可以説大橋本身就如同一件精緻的藝術品。白天橋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家爭相在橋上合影留念。站在橋上,中世紀風情揮之不去。橋中間是拍攝大運河的很好的地點。同樣,如果你乘坐貢多拉或者遊船的話,也可以在船上拍攝里亞託橋的全景。開放時間具體營業狀態以當天開放情況為準。介紹威尼斯是一座很獨特的城市,開門見水,以河為街。城中除了建築物和廣場外,幾乎看不到陸地。威尼斯沒有馬路,沒有汽車,沒有紅綠燈,衹有彎彎曲曲的水道,來來往往的船衹,以及400多座風格迥異的橋樑。船是威尼斯人交通工具,各家各户的船,較有特色的是一種小型划船“貢多拉”,一般坐滿為6人,加船伕1人。貢多拉遊船之旅在當地頗受遊客歡迎。自從公元11世紀以來,貢多拉已經成為了威尼斯的一部分,細細的船體和平平的船底特別適合威尼斯又窄又淺的運河。船首微微向左傾斜,抵消了船槳的重量,可以避免貢多拉在原地轉圈。根據1562年制定的法律,所有的貢多拉要漆成黑色,以免人們炫耀自己的財富。衹有在特別的場合貢多拉才能裝飾成花船。

Ticket Price

Lowest Price HK$3,457

Partners

Book Best Deal

The information is for reference only, the cont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